1、欢迎词
各位游客朋友们:
大家好,欢迎来到中国土家族的摇篮——美丽迷人的清江长阳。
清江古称夷水和盐水,《水经注》三十七载:“夷水,即佷山清江也。水色清照十丈,分沙石。蜀人见其澄清,因名清江也。”清江源出湖北省利川县齐岳山,途径恩施、建始、巴东、长阳,于湖北宜都注入长江,全长423公里,是长江在湖北的第二大支流。
美丽的清江流经我们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48公里,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土家族自治县。它位于鄂西南清江中下游,处于武陵山余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,是一个集老、少、山、穷、库五位一体的县份。全县国土总面积3430平方公里,辖11个乡镇,41万人,其中土家族人口21万,占全县总人口的50.66%。县域内旅游资源丰富,蜿蜒分布于古朴的清江两岸,在《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》所列的6类74种基本类型中,长阳清江有6类45种,与长江三峡、武当山、神农架并列为湖北四大甲级旅游资源区,是经省人民政府命名的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名胜区。
这里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早在19万年前,就有“长阳人”在此繁衍生息。4000多年前,古代巴人首领廪君出生于清江河畔的武落钟离山,开创了古代巴国的历史,诞生了中华大地56个民族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民族——土家族。
这里文化灿烂,古风犹存。沿袭至今的以歌舞祭祀亡灵、以哭泣庆贺婚嫁,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为典型的民间习俗。长阳文化三件宝:山歌、南曲、巴山舞享誉全国,被誉为“歌舞之乡”。
这里山青水秀,风光旖旎。清江长阳自然旅游资源以水域风光为主体,山川、洞穴、温泉、岛屿和珍稀动植物星罗棋布,特别是清江中下游隔河岩、高坝洲两座大型水电站建成后,清江长阳诞生了1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和138个岛屿,“水作青罗带、山似碧玉簪”,形成了独特的水库风光、山岛风光和现代化的大坝风光。“清江画廊”民俗风情游、“中武当”道教文化游、“兰草谷”休闲冲浪游是我县知名的三大的旅游项目,游清江画廊、登中武当、漂兰草谷成为众多游客朋友们的最佳选择。
这里物产丰富,品种齐全。长阳清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,其广阔的森林和山地,构成了一个天然宝库,县内出产大量的珍稀土特产,土家包谷酒、高山无公害蔬菜、清江绿茶、清江鱼、清江肉羊、根艺盆景、清江奇石等都是您旅游购物的最好选择。
这里区位优越,交通便捷。318国道贯穿全境,宜黄高速公路与之毗邻,正在施工建设的宜万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将贯通长阳,宜昌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,使长阳成为了宜昌市的卫星城,距三峡机场28公里,距宜昌火车站32公里,距长江港运码头26公里,“朝发夕至”的行程让每一位莅临清江长阳的游客出行更加方便。
清江长阳,这是个令男人向往、女人梦想的地方,这里吃的是金包银,喝的是包谷酒,穿的是“鸦鹊”褂,围的是绣花裙,哼的是山歌调,跳的是撒叶儿嗬,睡的是木架床,住的是吊脚楼。当代诗人汪承栋游览清江后挥毫赋诗,“奇山秀水妙寰球,酒寨歌乡美尽收,吊脚楼上枕一宿,十年做梦仍风流”。
各位游客,清江长阳因各位的莅临更加光彩照人,相信各位也会因踏上清江长阳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而觉不虚此行!我真诚地预祝各位浪漫的清江长阳之行,玩得开心、住得舒心、一切顺心!
2、天柱山
各位游客朋友们:
大家好!欢迎光临鄂西道教胜地天柱山。
这里地处清江北岸,海拔1445米,西距县城25公里。昔人因其“石笋高标,孤峰峙立,有健凌云之势”,故又名状元峰。天柱山峰平坦,约有一亩上下,中有一眼清泉。四季不涸。上又有3座岩峰,相距4米,如擎天巨柱直插云霄。从山麓到峰顶,全程15华里,在两处险要地段,要通过3300级石梯,相传300名石匠干了3年才凿通这条曲径通天的朝山之路。
天柱山建筑群,石砌粉墙,流檐飞阁,彩绘拱斗,古色灿然。按从下至上的朝拜顺序,天柱山共分六大神坛。第一坛是“灵宫殿”,殿门上有“慧眼射穿尔肺腑,孽徒莫怪我金鞭”的对联,殿内供奉的是先天主将王善,他是道教护法神,负责纠察一切,第二坛是“地母宫”,宫内供奉地母娘娘,宫门的对联是“母留遗训上下古今,地载生灵纵横宇宙。”第三坛是“三帝宫”,宫内供奉天地水三宫大帝,宫门上的对联是“乃文乃武成功一,曰仙曰佛不朽三”。第四坛是茄蓝祠,祠内供奉僧茄兰摩,祠庙门上有“半壁云烟地,一腔社稷心”的对联。忠恕门也称南天门,南天门上的对联是“不秉忠心且慢上斯山去,能行恕道方教入我门来”。第五坛是南岩宫,宫内供奉观音菩萨,宫门上的对联为“观看天下事有几个在情在理,音从海外来无一人知显知微”。南岩宫左右是两座石拱桥,将三个石峰连成一体,由南岩宫过去修有玉皇帝。南岩宫门前,修有两口水井,名“阴阳井”,冬天不结冰,天旱水长存,水温一冷一热,其奥妙难测。第六坛是祖师殿,是天柱山的至高点。殿内供奉真武帝,殿门正上方有“中武当”三个大字,两旁的对联为“大地云山皆静境,十方世界现金身”。祖师殿右边是皇经堂。堂内专门陈放道教经典文献,堂门有“帷皇降夷厥有恒德,上帝临汝尔无二心”的对联。
登上山顶极目四望,万水千山尽收眼底:东边可见浩浩荡荡的长江;西边山谷间汉渔公路如玉带飘扬;南边是清江画廊中的“十柱风光”;北边可见新兴工业城市宜昌。真有“半壁云烟地”之势,在此早上观日出,不亚于泰山,晚看宜昌市,灯火通明。
道教已有2000年的历史,唐代天柱山始建道观,因天柱山与鄂北的武当山地理相望,又同供奉真武大帝,故名“中武当”。清代大修,直至全部竣工,天柱山成为长阳规模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。自此中武当天天香客不断,游客络绎不绝。
民国年间,湖北督学罗春台,写下了豪迈俊奇的古风《游天柱山即景》,至今为人传诵。诗曰:“巍巍呼,天柱奇峰拔地起,石骨嶙嶙莫与比,我来登其巅,群山落脚底。依柱向天问年月,耳边似有仙人语:百千万劫待君来,正欲狂生写世史。狂生再拜不能文,人事敢邀天上闻;三纲久坠,众生芸芸,呼天不应,吾有何云!猛回头,寻来路,四顾茫茫铺白云。万里长空一片,瞰尘寰不见,自疑是佛还是仙,依旧身在太虚殿。枫林摇树似龙飞,鸟儿东去宛如海鱼肥,万感俱寂,无限天机,独自戏朝晖。巍巍乎,天柱奇峰近九重,几回吾梦接仙踪;听暮鼓,警晨钟,人生何处再相逢!
(责任编辑:admin) |